如果韩寒没有成为韩寒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小说月刊2011年

如果韩寒没有成为韩寒,他就只会是一个中等个子,瘦,有些黑,有些俊俏的,有些普通,喜欢说些小笑话的小伙子。大学毕业后,在一个公司朝九晚五,找个女朋友,一起为前程发愁。

   2000年后,因为“新概念”作文比赛和《三重门》,韩寒成为了韩寒。往后的七八年,他的个性越来越鲜明,形象越来越真切。即便没读过他的书,文艺青年也会知道,他是一个赛车手。大部分人都知道,成为赛车手并不容易,首先他要买得起车,烧得起钱。好在托出书版税之福,韩寒有钱。韩寒在他有钱的时候去赛车了。不是每个人在赚到钱的时候都会去实现少年时的梦想,但他去做了。

   作为80后最具感染力的符号之一,由于在不同种类的媒体上多次曝光,经过多次的阐释,韩寒已由一名普通少年获得了新的内涵,比如“叛逆”、“反对体制”、“勇敢的自我表达”等等。

   韩寒对世界的了解,也许只是一知半解,但这并不妨碍他流畅的表达。作为一名追风少年,他年少成名,比大部分同龄人多金,而且有一项赛车手的技能,而不必真的读过四大名著。

   到目前为止,他写过畅销书、出过唱片、赛车拿过不俗的成绩。他在博客上“骂架”总是赢。他说,一个人成名越快,肮脏的东西就越少。或许在这个遍布潜规则的今天,事实如此?这是韩寒的机智之处,他只需提出不大有偏差的观点,很快就能得到了大众的认同,他只需比大众聪明一点点儿。

   早成名的人,过去有张爱玲,还有姜文等。韩寒成名之早,只可作为特例,不可复制。拜“新概念”作文之赐,一批年轻人快速成名。那时“新概念”之所以那么火,是因为家长们让孩子上大学的心,异常活泛。

   作家陈村认为,如果说文革后的伤痕文学解决了一代人的某种焦虑,那么这一代人同样地有着这一代人的焦虑。明明可以有这么多选择了,还有那么多人被迫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,要早起、上课,参加高考。如果这也算是一种伤痕,这是这一代人的“心理伤痕”。

   韩寒的过早成功,使得他轻看了这个世界,他的聪明和机智更类似于即兴的“俏皮话”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,韩寒是一个“天真”的写作者。比起文字,他博客上的立场更令人关注。他所体现的是一种社会性的焦虑,不是文学的焦虑。

   多么疯狂,多么浮躁,多么甜俗,多么古怪的时代。余华说过,作家生于这个时代是幸运的。当世界越来越趋向于支离破碎,我们也越来越无法获得某种共识。我们的方式往往是不理解也不原谅失败者、懦弱者和悲观的人,所以成功的人往往容易变得冷漠。

   本雅明写过,天使站在废墟之上,回望历史。这样的悲怆,韩寒不必具备。这是轻盈的一代人,他们的重负来自于物质,而非灵魂的强大拷问。他还太年轻,来不及回忆,即便要回忆,恐怕历史都已经离他太遥远了。

   他没有太多精神负担,也不时常焦虑,更少挫败感。恐龙在远古时代早就灭绝,而韩寒作为最轻盈的鸟儿,可以在新的时代,借力扶摇而上。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