启明小学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小说月刊2015年

靠山屯小学原来是一座庙,有些年头了,墙是用土和麦秸混合后夯起来的,只有四边墙角是用不规则的石头垒起来的,屋顶是红瓦一块一块铺上去的,原来是草,改成学校后才换过来。说是红瓦,颜色已经变得淡了许多。窗户是用塑料薄膜蒙上去的,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,呼啦呼啦响,像是出鬼了。若是冬天,屋子成了冰窖,冷得坐不住人;若是雨天,屋外大雨,屋里小雨……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,看着就让人心酸。
  村主任老贵愁得不行,没少往乡里跑。到了后来,弄得乡政府的人见了老贵,能躲就躲,不能躲就拖。也不能怪乡政府不作为,本来就是穷乡僻壤,交通不便,没有厂矿,去哪里弄钱?有一任乡长曾对老贵说过这样的话:“老贵,我要是能拿出来钱却故意不拿,我就是龟孙。”
  就在老贵绝望的时候,他的眼里又有了火苗——从靠山屯小学走出的赵启明大学毕业了,分配到了本县教育局。这可是本村唯一在外干事的人。
  不单是老贵和靠山屯的男女老少,连乡里的人也觉得这一次大有希望。
  老贵去找赵启明,知道他是一般科员,就求他给领导建议建议,政策往靠山屯倾斜一下。
  对于靠山屯小学的情况,赵启明心里跟明镜似的,答应得很爽利,说靠山屯的校舍早就该翻修了……再穷不能穷教育,再苦不能苦孩子。
  老贵听了这话,眼泪都差点掉下来。
  春种了,秋收了,还不见有动静。老贵又去找赵启明。赵启明为难地说,他当不了家,让老贵等等,再等等。
  结果等了一年又一年,一直等到赵启明当上局长。
  大伙都说,这下该有戏了。赵启明现在是局长了,建个小学那是小菜一碟,根本就不是个事。
  这一次,老贵没那么积极,心说赵启明又不是不知道靠山屯的困难。没想到,秋去了,冬来了,赵启明愣是连个屁也没放。
  老贵忍不住,又去找赵启明。
  老贵去的时候,赵启明正在办公室练习书法。
  赵启明放下毛笔,洗了洗手,一边给老贵倒水一边说:“老贵叔,咱农村有句俗话,不当家不知柴米贵。我当了局长,才知道财政上那点钱用来开展全县的教育工作,无异于杯水车薪,连点眼都点不过来。”
  老贵不知道“杯水车薪”啥意思,但他知道“点眼”的含义。
  赵启明说:“老贵叔,你难,我也难……不知道的人,以为我是爷,其实孙子都不如。老贵叔,求人不如求己,村里再想想其他办法。”
  “没有办法可想了。”老贵叹了口气,很是失望。
  赵启明说:“那就等等,再等等。”
  一个月,两个月;一年,两年……老贵失望了,靠山屯的人也失望了。私下里都说,纪委揪走了那么多的贪官,咋没把姓赵的提溜走呢?村里人都巴望着赵启明出事。
  直到赵启明退休,他也没出事,靠山屯的小学还是闺女穿她娘的鞋——老样儿。
  赵启明退休后,回到了靠山屯。村里人见了他仿佛不认识他似的,有的当面吐口水,有的指桑骂槐,有的气不过,还要冷嘲热讽几句,什么“好狗护三村,好汉护三邻,有的人竟连狗都不如”。遇到这样的情况,赵启明便低着头,默默离开。有什么好辩解的呢?
  赵启明知道村民对他没好感,也就不怎么出门,每天在家里练书法。到了春节,他给村里人免费送春联,有的直截了当,说已经有了,不要;有的接了,却没往大门上贴。村里人不稀罕他的书法,但有人稀罕他的书法。经常有人坐着小车来买他的书法作品。
  老贵曾拦住一个来买赵启明书法的人,问姓赵的字有啥看头?歪歪扭扭,跟老鳖爬似的。
  这个人笑话老贵不懂书法,说赵启明的书法,非隶非楷,非古非今,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,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,别有韵味,有郑板桥的遗风。
  老贵摇摇头,他不懂得什么桥什么风的,他眼下最关心的是靠山屯小学。
  有一天,赵启明交给老贵一个存折:“老贵叔,这是我的润笔费和积攒起来的工资,三十万,把靠山屯小学翻修一下吧。”
  接过存折时,老贵的眼角湿润了。
  学校竣工那天,赵启明拿着自己写好的“靠山屯小学”赶到现场,忽然发现大门上挂着白底黑字的“启明小学”的牌子。在阳光的照射下,黑是黑,白是白,那样分明。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