傻书生巧念生意经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小小说月刊2009年

清朝末年,重庆有个年轻的书生,叫刘继陶。他苦读诗书十几年,却碰上了腐败没落的朝廷,只好抽笔从商,跟着父亲学做生意。

  这年春夏之交,四川地区阴雨连绵,川江、岷江大河溪流水急浪高,过往船只损坏严重。眼看船舶大修时节来临,而重庆市面上桐油却告缺。父亲年事已高,就派刘继陶到川北大山深处的桐油产区,收购桐油。

  刘继陶带着几个伙计,赶着一溜儿胶轮大车,日夜兼程地向川北赶去。这是他第一次单独出门做生意,心里有一点忐忑不安,生怕去迟了,买不到桐油。可等他来到川北的南充一看,心里的石头就放了下来。

  由于这一年雨水充沛,川北地区桐籽大丰收,只见各处桐油榨户院子里桐籽堆积如山。而且,此时桐油还没有开榨,离收购桐油还早着呢。于是,刘继陶就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。闲着无事,生性喜好山水的书生傻气就上来了,独自一人,跑到南充的大山中探幽访古。

  几天后,刘继陶回到客栈,只见满街的客栈里已经住满了南来北往的客商。刘继陶连忙带着伙计,拿着银票,急急忙忙地去收购桐油。可情况大变,那些榨户一个个高昂着脖子,理都不理他。碰到好说话的,才硬邦邦地回一句:“没有,一滴也没有,全部都被人订了。”

  一连几天四处碰壁,刘继陶竟然病急乱投医,吩咐伙计将南充大街小巷的油篓收购一空。而且他还带伙计守住四处路口,进来多少油篓,就收购多少。

  伙计们心里直叫苦,桐油没买着,他却跑到这里买油篓,可这东西重庆城里多的是啊。不到几天时间,收购来的油篓就堆满了客栈的前院后院。

  几天过后,客栈里突然变得热闹起来。原来,那些榨户和客商等到桐油出榨了,才发现满大街没有一只油篓卖。

  这时,刘继陶的伙计们才明白过来:这一次,可得好好地赚一笔。

  这些榨户和客商把价钱抬到了平常的三四倍,可刘继陶竟然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赚,反而把这些心急火燎的客户请进客栈,好酒好菜地招待。饮酒正酣时,刘继陶端起酒杯,对着满堂客商说:“各位都是生意场上的前辈,晚辈是初来乍到,日后还要各位提携。我刚才说不卖,是指高价不卖,而是要原价卖给你们。”

  听刘继陶这么一说,全场都静了下来,一个个面面相觑,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啥药。刘继陶接着说:“晚辈有一个不情之请,各位能否把订购的桐油匀三成给在下?”

  刘继陶的话音刚落,下面就议论开了:这个年轻人不趁火打劫,而且今年桐油本来就多,让他三成又何妨!于是,大家纷纷表示同意。这些榨户和客商棘手的问题,一下子迎刃而解,一个个喝得兴高采烈,临走时都留下商号的名称和地址,说日后生意上多来往,与他打交道信得过!

  刘继陶带着伙计,赶着十几驾马车,满载而归。一回到重庆,伙计们就把一路的经历告诉了他的父亲。

  父亲听了,哈哈大笑起来。从此以后,父亲放心地回到家里颐养天年,将生意全部交给刘继陶打理。他果然不负众望,不仅生意越做越大,成为重庆首屈一指的大商家,而且他还广结善缘,扶危济困,兴学助教。至今,他的美名还在重庆的大街小巷流传。

  (选自《启迪与智慧》)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