蟹篓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小小说月刊2018年

清朝末年,宫廷式微,好多身怀绝技的人物流向民间,核雕艺人张大眼就是其中一位。
  偶然机会,山东潍县都家村的都渭南结识了张大眼,为他的手艺折服,全力接济,张大眼感激之余,就把祖传的核雕技艺传给渭南。由此,核雕这门手艺扎根潍县,流传了一百多年,也留下了获得巴拿马世博会金奖和数次作为国礼的美名。
  然而,时过境迁,核雕也跟其他民间艺术一样,跌入了低谷,传人极少,鲜有问津者。直到十多年前,在那不起眼的村子里发生了一件小事。
  那一天,老刘家的三小子逃学,跑到了邻居家的果园里偷东西。不大的果园,只有那么一棵桃树长得是格外茂盛,桃子也个大鲜艳,让人垂涎欲滴。他费事巴力刚爬上树,忽听见有人喊:“臭小子,你又来了,给我下来。”
  就见主人老都手持锄柄,急匆匆赶来,逮了个正着。那小子吓得够呛,越喊他越往上爬,看样子想着从树上跳过墙头跑的意思。
  老都赶紧说:“你下来,下来吧,我不打你,也不跟你家里人说。下来,我给你拿熟的吃,快点。”
  他半信半疑出溜下来,手里还攥着个半生不熟的青桃。
  老都一脸惋惜地夺过来。“我说你个熊孩子,这桃子能吃吗?它的核有大用处,弄好了一个桃核能顶你爹种三亩地,抓一年蟹子的。你过来看看。”说完拽着他耳朵到了里屋。那小子一看,桌上炕上全是桃核,分门别类雕了三国、水浒、西游记、马拉轿车、夜游赤壁等传说故事;佛像、山川、十二生肖等动物造型,或玲珑剔透,或稳妥大方,或滑稽可笑,一下子就把他迷住了。
  他死皮赖脸要拜老都为师,成了潍坊核雕的第六代传人。从此,就让他——艺名“启今”的这个混小子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。
  启今在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,好在是兄弟几个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,不愁吃穿。就是他,自小调皮捣蛋,不正经学习,成了家里的老大難。假期里,父亲带他去田里抓螃蟹,他东跑西颠光琢磨着玩,气得父亲把蟹篓往地头一扔,过来揍他。他却看着满地爬的蟹子上了神,不顾父亲的巴掌把屁股打得山响,一根筋地问:“爹呀,你说里面那个蟹子咋的啦,怎么越爬越往里呢?”
  “它笨呀,跟你一样,什么时候你才能爬出去,不用我操心了,你个没出息的东西。”这话太刺激人了,像针一样扎到了他心里。
  学核雕可不容易,那些“刀枪剑戟”全是最小号的,刀子、钩子、铲子、锉有十几种,最细的刀子跟缝衣针一般。所有工具没有一件是现成的,要自己动手制作,光磨制刀具他就学了一年多。
  艺成之后,启今第一个想法,要雕一个“蟹篓”,这一想就用了四年。等考虑成熟,从下手雕刻,到作品的完成,又耗去了八个多月。这期间,他就跟一个寄居蟹一样,整天在屋子里忙活着,没有一点效益。
  那“蟹篓”用的是核雕当中最难的技巧——镂空圆雕手法,表现了蟹篓歪倒后,螃蟹纷纷爬出,有一只螃蟹找不到出口,在蟹篓里奋力挣扎的那一个瞬间。
  整个作品长不足三根手指,宽一指,高二指有余。蟹篓篾条部分,只有两层纸那么厚,像小鸟的蛋壳,中间全部镂空。一个蟹篓,九只螃蟹,外面八只,里面一只,每一只螃蟹都是须目俱张,惟妙惟肖,连它们每个蟹足也是镂空细作。仔细端详,蟹篓里面的那只螃蟹最为精致,它怒目圆睁,爪鳌张扬,活力十足。
  作品雕刻完成后,启今喝了整整一瓶白酒,病了十多天。那年,他刚满二十岁。
  此后不久,在全国第二批国家级“非遗”名录评选中,“潍坊核雕”成功入围,一时名声大噪。那年六月,在权威部门举办的首届核雕大赛中,启今的作品《蟹篓》一举获得金奖,他也因此被授予了“核雕技艺大师”称号。
  隆重的颁奖仪式之后,启今没跟任何人说话,拿着奖杯证书急匆匆地走了。师傅老都一个劲地追,直跟到村后墓地上。
  他看见启今扑倒在一座荒草丛生的坟茔前,把获奖证书和金杯摆在一起,斟上了满满一大杯子酒,哭着说:“我爬出了那个‘篓子’,还被评为国家级的核雕大师。现在,订货的客户都排到年后了,您就放心吧。”
  启今他爹走的时候,念念不忘这没成人的孩子,担心他这行当挣不出饭钱来,迟迟不肯闭上眼睛。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