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把记忆中已经淡漠的重新唤醒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小说月刊2017年

我从事写作已经有二十多年了。
  二十年来,不同时期会突然冒出这样的一个问题,经常会问自己,“文学是什么?”后来发现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。过了很多年以后,我就发现与其说“文学是什么?”还不如说“文学给了我什么?”在回答很多问题的过程中,我会告诉别人文学给了我什么。
  我的感觉是这样的,因为谁也没有资格给文学下一个定义。你用100个字给文学下定义是说不清楚的,你用100万个字也同样说不清楚。我想继续研究文学的魅力所在,我想用这样一个题目:“文学给了我什么?”
  我刚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,启蒙老师是日本的川端康成。影响我的作家非常非常多,但我提到最多的,一个是川端康成,一个是卡夫卡。因为他俩是在我写作之初的时候影响了我,对我的影响是终生的。
  我的作品显然和川端康成的不太一样。我去日本为《兄弟》那本书做宣传,记者读了我的书,问:“你怎么会喜欢川端康成,你跟他太不一样了。”我就告诉他,我以前在一篇文章里写过:“一个作家对另外一个作家的影响,就好比阳光对树木的影响是一样的道理。重要的是树木在接受阳光的时候,是以树木的方式在成长,而不是以阳光的方式在成长。”任何健康的影响只会让一个作家越来越像他自己,而不会像别的作家。
  影响我的作家还有很多,包括威廉·福克纳,我也写过文章,他对我某些具体的地方产生过影响。
  影响我的作家起码能够组成一个连,或者一个团。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数,有些我可能已经意识到了,有些我可能以后才能意识到,还有些我可能永远都不会意识到对我产生过影响。我们这个世界不断地沟通和交流,通过这样的途径,大家都在成长,都在生活。当初我在读川端康成时,我对那个时代的日本文学作品非常熟悉,包括三岛由纪夫,我也读了很多。后来还有比他们更老的,像夏目漱石、岛崎藤村。
  我大概在20岁的时候,第一次读到川端的小说《伊豆的舞女》,当时中国刚好是伤痕文学最流行的时候,我突然发现,还有用这样的一种很温和、很抒情的方式来描写内心感受的。那时我很年轻,很喜欢川端康成的作品,几乎把他翻译成中文的作品读完了,那是在20岁这个年龄层喜欢干的事情——追星,喜欢一个作家,然后读完他的作品。
  现在我不会这么干了,喜欢一个作家最多读他两三部作品已经算多了,觉得已经足够了,没有必要读那么多。读了川端以后,意犹未尽,又读了很多三岛由纪夫、谷崎润一郎的作品。包括我前面提到的另外两位日本老作家,还有一个女作家叫樋口一叶,作品很少,她开了一家杂货店,24岁就去世了,写得极其好。
  第一次读到她的作品是一个中篇小说叫《青梅竹马》,写一个十来岁的小和尚和十来岁的小女孩的那种朦朦胧胧的爱情,那个故事写得极其的美。后来又读了她一些短篇小说,我第一次去日本时,专门要去看了樋口一叶的纪念馆,她写的那些字极其秀美。
  为什么我这么喜爱这个作家还是有特殊原因的,因为我是在24岁那一年发现这个作家的,看关于她的介绍,她刚好是24岁去世的,所以我那时候读她的作品特别感伤,一直念念不忘。
  但为什么我当时特别迷恋川端康成超过三岛由纪夫呢?因为他曾经在笔下写出了一种肉体迷宫的感觉。尤其是他写女性肌肤的那种光泽或者是抚摸的感觉时,写得极其美妙。我们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交女朋友都比较晚,我刚开始读他作品的时候还没有和异性接触过,所以读到他作品的时候想入非非。后来有了和女性接触的经验以后发现川端康成骗了我,没那么美好。从那一刻我知道这就是文学,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叹,因为文学总是给我们带来生活中经历过的,可是又和我们生活中经历的东西存在差异的感触,既美好,又有不美好之处。
  卡夫卡给我带来的是我们生活中似乎经历过的,有差异的不美好的东西。我觉得自己就是从他们两个人身上学到了文学。我现在再也没有去重读川端康成的作品,因为我怕破坏对启蒙老师的内心崇敬之情,我怕再一读,就会觉得他写得可能不行了。尽管我的写作与川端康成是毫无相似之处的,起码从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是这样的,但对于我来说,我觉得还是有一些地方相似的。
  我仍然非常感谢川端康城,因为我在刚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,我第一个老师就是川端康成,他教会了我怎么去写细节。日本文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非常强调细节的描写,我觉得这对我的写作很重要。
  2006年我第一次去日本的时候走了很多地方,然后我就知道为什么会产生风格那么细腻的日本文学,日本就是一个非常强调细节的国家,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好。举一个例子:如果你要去看某一个人的墓,而这个人比较有身份,在他的墓碑前会有一个水泥的名片箱,意味着去看他的时候你要给他送一张名片……还有许多类似这样非常人性化的细节。
  请我去日本的是出版社,酒店是庭院式的风格,服务极其周到。当时携带的全是面额很大的十万日元的钱,于是就让服务员去银行换成一万元的,换完回来以后发现每一张钱都是笔挺的,拿起来一摸竟还是热的。为什么呢?原來找回钱后,服务员又用熨斗把它熨了一下,这就是日本的服务。
  我还有一个做房地产商的朋友,有一次他带着一帮人去日本考察。看到一个日本工人在挖沟,一边挖沟,一边用尺子在量,他说怕多挖一厘米或者少挖一厘米。我的朋友是一个很大的房地产商,他跟我说这些的时候,我真是感到震惊。如果我们也能这样来盖每一栋房子的话,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了。
  日本确实是个到处都充满了细节的国家。说到川端康城对我的帮助,这是第一个故事,让我感叹文学原来是这样的。
  文学的“异曲同工”
  我小时候生活在浙江海盐的一个小县镇里。当时住在医院里边,那个时代的特征就是工作人员都住在单位里边,没有公共的卫生设施。厕所在我们家对面,厕所边上紧挨着一个太平间,那边树木非常的旺盛。每次上厕所都要经过太平间,那是一个很小的房间,有一张水泥床,很窄但是很干净。
  夏天非常炎热,每天午觉醒来以后,就能看到汗水在草席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印记。太平间里面却很凉快,而且经常空着。于是有一天,我溜到太平间里的水泥床上睡午觉,既舒服,也不怎么出汗。通常是在后半夜,天快亮的时候,有人去世了,各种噪杂的声音也就来了,而我几乎是在失去亲人的哭声中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,以至于我后来睡眠质量一直不好。后来我跟我父亲说,就是因为我小时候,你把家安在太平间的对面,弄得我现在睡眠不好,经常被吵醒,现在一点点声音就会醒来。
  大约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,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在写一些先锋派小说,有一天偶尔拿起一本雪莱的诗集,翻开来一读,突然读到了这样一句诗:死亡是凉爽的夜晚。我当时第一个反应就是我小时候睡太平间的感受,觉得把我小时候在太平间睡午觉的感受写出来了。所以那时候我又知道了,这就是文学。
  文学就是把我们记忆中已经淡漠了的,甚至已经遗忘了的,重新唤醒。然后你不仅被唤醒了,而且又发现它是那么的美好,永远留在你的记忆中,一直伴随你到生命的结束。哪怕是痛苦的记忆,过了很多年以后重新记起,你可能也认为它是非常美好的。
  这是文学的价值所在,让我感觉到其实所有伟大的作家都是从他个人的记忆出发,以他独特的方式走路,并最终殊途同归。
  在我们中国的成语里面有一句叫“异曲同工”,“异曲同工”确实也可以说是文学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。我曾经在以前的文章里写过:假如文学真的有神秘的力量,那就是让读者在不同时代、不同民族、不同国家、不同文化的作品中读到自己的感受。
  说到“异曲同工”,再举两个例子,很有意思。一个是比利时和瑞士,它们都有法语区,但是法国人基本上是不嘲笑瑞士人的,但不知道为什么就嘲笑比利时人。可能比利时人比较土,瑞士人还是比较洋气的。有一个法国人嘲笑比利时的笑话,说是比利时法语区的一个司机开着一辆卡车,卡车上装的东西特别高,想经过一个门洞,结果因为卡车太高了过不去,那个司机就没办法,不知道该怎么办。当地人给那个司机一个建议——把那4个车轮卸了,高度刚好就可以开过去了。
  这是法国人嘲笑比利时人的笑话,其实跟这个非常相似的一个故事也发生在我们的《笑林广记》里面。说是有一个人拿了根很长的竹竿要过城门,横着过不去,竖起来也过不去,他发愁了,该怎么办?这个时候过来了一位老先生,他说:“我虽然不是圣人,但也见多识广,我教你一个办法,拿锯把中间给锯断了,就可以过去了。”
  这两个笑话我觉得真是表达了“异曲同工”之妙,一个发生在20世纪的法国,一个发生在古老的中国,它们为什么会那么相似,就是因为表达了我们人类的某种普遍性。所以当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,我们内心非常隐秘的情感被唤醒的时候,其实也是一种人类非常普遍的情感在被唤醒了,我想是这样的。
  锋利的鲁迅
  我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习,环境也让我没法好好学习。课本里很多鲁迅的作品,那时候我非常无知,认为全世界就只有一个小说家叫鲁迅,直到后来才知道还有别人。那个时候对于鲁迅的作品,我根本读不进去,所以非常不喜欢这个作家。
  我印象很深的是在2004年的时候,我在为奥斯洛大学作演讲的时候,说到我跟鲁迅的这个故事。结束以后,他们历史系的教授巴克曼是研究中国历史的,上来跟我说的一句话,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。他说:“你小时候对鲁迅的讨厌跟我小时候对易卜生的讨厌是一模一样的,可想而知,强迫让人去学习文学作品,作家反而会被排斥。”
  大概是1995年左右的时候,有一个导演想改编鲁迅的小说,让我去策划一下,给一点策划费。因为策划是一个比较轻松的工作,说一些废话,然后就能够拿到钱,写小说可不能依靠废话拿钱。
  这时我发现我居然没有读过鲁迅的任何一本书。当年我干了5年牙医之后调到文化馆工作。我在文化馆的办公室里边有一张大桌子,上面堆满了马克思、恩格斯、列宁,《鲁迅全集》有好几套。
  到了1996年的时候,为了策劃电影,我要重新去读鲁迅小说。于是我上街买了本鲁迅小说选,全部的小说就那么薄薄的一本。上来读第一篇《狂人日记》,它应该是我们中学课本里面就已经很熟悉的作品了,但还是震惊了。等读到第三篇《孔乙己》的时候,我就给我那个朋友打电话,说不要改编了,我说别伤害它了,它是不能被改编的。
  我记得印象非常深的是《狂人日记》,大概是在第三段,因为它一句话就是一段。大概第三句话的时候,就写到了狂人。鲁迅用了这样一句话:“要不,赵家的狗为何看了我一眼?”我当时看到这句话时候,就觉得作家很厉害。因为我那时候已经写了很多小说了,我知道写小说写到这个份上的作家不多的。我也看过一些当代文学的作家想把一个人写成一个疯子,真是急人,写了好几万字,那个人还是很正常,鲁迅一句话就让一个人发疯了。这让我们感觉到了文学的力量,鲁迅就有这个力量,非常的锋利。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